扬州日报:稀罕!养殖场建“污水处理厂”

给伱最好自己 2013-8-9 1491

水产养殖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咋解决?宝应农企想出生态点子——  1500亩人工湖当“厂房”,芦苇、蒲草、荷藕成“除污工人”

本报讯  (见习记者  丁蕾  通讯员  大庆)  污水处理厂,这在城市和不少工厂都很常见,但你听说过水产养殖场也建有“污水处理厂”吗?日前,记者在“全国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区”——宝应有机农业开发区一家农业龙头企业就看到,这里建有一个纯天然“污水处理厂”:“厂房”是一个占地1500亩的人工湖,“除污工人”则是一株株依水而生的芦苇、蒲草、荷藕,它们“吃”进去的是水体杂质和微生物,“吐”出来的却是洁净的水。该开发区工作人员笑称:“这口湖就像一只庞大‘排毒器’,群众土办法真管用!”

建造这座“天然污水处理厂”的,是当地一家名叫“水仙实业”的农业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养殖加工中华绒螯蟹、中华鳖等淡水产品。公司董事长华伯仙说:“水产品粪便排放后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于是我们想出了这个办法,不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水质下降,立即通过泵机将养殖场里的水抽到人工湖里。不消10天,经过水生植物净化,水体就能重新恢复洁净。”

自创“发明”不断修复生态,在宝应有机农业开发区已成为企业的自觉。华伯仙感叹道,生态保护是农业企业的生命线,生态破坏了,“有机食品基地”牌子就砸了,不仅良心上过不去,今后企业也会没有生路。

企业自觉保护生态,离不开宝应的发展理念和政策引导。宝应有机农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潘久发说:“宝应拿什么塑造自己的新优势?就是要立足现实,彰显特色。宝应是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大县,有机农业开发区开发什么、不开发什么,一直有一个鲜明导向——只引进清一色农业项目,坚决不引进一家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记者了解到,近8年来,宝应有机农业开发区先后引进了16家“农”字项目,总投资达到3.5亿元,总面积达3.5万亩。据潘久发透露,在“示范区”批复之前,严禁当地农民使用化学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获批“示范区”后,加大对运西区域的环境保护,对人为破坏土壤,给水土、大气造成毒害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惩罚。目前,该开发区已有超过5000亩土地获得了国家“有机认证”。

生态保护打开了宝应有机食品“黄金市场”。扬州湖西岛有机农场生产的有机大米、有机糙米等打进了北、上、广等大中城市的各大超市,去年销售突破6000万元。正是看中有机食品的广阔市场前景,该公司今年又加投亿元,用于建设有利于有机水稻储存的恒温恒湿冷库、引进世界领先的佐竹大米加工设备,有机种植规模面积将达8000亩。

猜你喜欢:
最新回复 (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