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带来我县岸绿水清好面貌

無盡的蒼穹 2018-5-22 916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守护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县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不放松。如今,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身边的臭水河不见了,河道开始变得整洁清澈,“河宽、水清、岸绿”的美景多了。不少河道的沿河步道、广场成为了周边群众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在这一转变的背后,离不开我县近年来对河道的大力整治。其中,“河长制”成为我县河道治理的一大特色。

京杭运河宝应段全长40.5公里,去年围绕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先后投入2亿多元,组织实施了城区水源地整治、朱马闸归并点及城区水源地修复、6期航道整治等生态修复工程,并由河长监督跟踪,整治效果明显,目前已建成了二桥南北、原淮江收费站、槐楼湾等绿化景观6处。据悉,2017年,我县按照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全面推进“河长制”,启动了京杭运河宝应段饮用水源保护区暨江淮生态大走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运河整治效果突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运河边上的群众告诉记者,如今运河边的环境打造得非常好,看着清澈的大运河水,欣赏着岸边的花草树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情特舒坦。

河长制,是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我县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以来,明确县镇村三级河长985名,覆盖了全县10个湖泊,近2000条河道。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河湖环境明显改善。

今年初,我县对省管湖泊生态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计划4年时间,投入20亿元对全县境内由省级领导担任省级河长的广洋湖、兰亭荡、大凹子圩、宝应湖、白马湖、高邮湖等六个湖泊实施退圩还湖,总面积近120平方公里,工程实施后不仅可增加蓄洪能力,还可调控里下河水位,恢复湖泊原生态。

据了解,县河长制办公室将进一步督促河长履职尽责,重点抓住省生态大走廊的契机,做好京杭大运河风光带的建设,为老百姓的出行、外地游客的游玩多一个好的去处。按照我县的任务目标,重点抓好退圩还湖工作的建设,恢复宝应湖泊湖荡的原始生态,逐步实施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同时,我县还将通过对“河长制”的广泛宣传,极大地增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河长制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河长制”工作中来,使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都成为河湖的主人,为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宝应贡献力量。

记者  郝达玲

猜你喜欢:
最新回复 (0)
返回